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厚植爱国爱乡情怀,深入群众、乡村开展调研实践,在家乡建设与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激发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感,我院学子在“青春的假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群众调研实践,充分展现大学生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志愿服务、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在家乡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家乡群众服务。
英语20-2班徐乐凡返乡后便前往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鼓楼社区报到,主动参与到社区“暖暖中国味,浓浓腊八情”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活动中,她与江苏省仪征市技师学院及社区的工作人员,以腊八节为契机,向社区居民以及周边环卫工人递上腊八粥,送上冬日温暖的慰问,同时结合社区孤寡老人多的特点,上门为老人们修理家电、梳发剪发以及清扫房屋等,与老人唠嗑并开展防诈宣传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她了解到家乡基层群众的社情民意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坚定了投身家乡建设,为群众服务的决心。
日语23-5班冯媛媛返乡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投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及基层爱国卫生运动活动中。志愿服务中,她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张贴“创城”宣传海报,发放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传单,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清扫乡村街道、清理卫生死角、进行垃圾分拣,靓化巷道街区,打造街角文明宣传站。通过志愿服务,她走进基层环卫一线,亲身经历环卫工人的辛劳,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与不易,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满足感与被认可的幸福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深刻意识到劳动最光荣。
俄语23-2班刘阳放假后便前往社区报到,参加了社区“温暖过节,情暖冬春——社区留守儿童作业辅导”活动。活动中,她主要负责社区4名三年级学生寒假作业辅导,讲解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数学、外语期末考试试卷,监督社区留守儿童完成假期作业并对其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辅导与纠错,并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此次活动,她亲身体验了作业辅导老师的工作,对因材施教和教师岗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奉献基层、服务社会的信心,增强基层实践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将来的目标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职业规划。
英语23-1班苏静静在假期伊始便返乡投入到家乡东庙儿沟村的乡村振兴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中,她主要负责村委会、工作队档案整理、接待来访、政策宣讲、入户民调和会议记录相关工作。工作中,她看到了驻村工作队、村委会为老百姓排忧解困的身影,听到了群众的真心感谢,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立志向他们学习、扎根基层、为人民办实事,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决心。
日语23-5班高馨源返乡后,积极参加村委会基层社会实践,结合自身优势,主要参加防诈骗、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宣传、引导、教育工作,还参加了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实践中,她结合在村人口以老人、小孩子为主的人群结构,依托宣讲海报和宣传彩页,在网上收集相关宣传影片和短视频,通过直观、有趣的多媒体方式普及防诈骗知识,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和简单的防诈方法,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让大家树立环保意识与垃圾分类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她亲身体验了基层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方式方法,也深刻明白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坚定了她日后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俄语23-4班张佳慧在返乡伊始便报名参加了“河北龙易志愿者义工联盟”,参与到县人民公园协助帮扶活动。在为期三天的协助帮扶服务中,她陪伴老人散步,与老人聊天,讲解公园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陪伴儿童玩耍,帮助智力障碍的儿童团体融入,帮助残疾人上下台阶,维持广场舞秩序。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她与小伙伴一起为爱坚守、帮助他人,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她收获了快乐和温暖,同时也让她真正走近了人民大众,了解社会服务的含义,从而更好地为家乡服务,为群众服务。
俄语22-3班的王羽佳返乡后,结合自身文艺特长,积极参与到村里的文体活动中,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协助村里完成年度“乡村道德模范表彰大会”“新春庙会”“村晚”的筹备活动。在各项活动筹备中,她依托在校期间多次迎新、毕业晚会及戏剧节活动工作经历,积极参与到表彰大会环节设置、催台、舞台展现,新春庙会场地设计、购娱分流、节目联彩、习俗讲解,“村晚”节目细扣、串台联彩等工作。通过实践活动,她亲身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辛苦,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组织能力,同时也坚定了她投入家乡文化建设、奉献基层、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又会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了解社情民意,从而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寒假,外院学子将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在工作中坚定理想,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服务中找到人生价值,用所学知识投入于劳动、投入于社会,服务家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